更新时间:2023-03-09 11:46:42 | 编辑:通连标准 | 浏览:350
成本上升显然已经成了中国外贸“新常态”之一。根据欧委会第1421/2013号法规,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将被排除出受惠国行列。欧盟对华所有产品普惠制“毕业”,意味着对欧盟出口将增加6%左右的运营成本。
普惠制是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制度,当受惠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显示较强竞争力时,其优惠资格即取消。据悉,中国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和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的平均关税减免幅度在6%左右。自1996年以来,欧盟已多次缩小我国输欧产品享受普惠制待遇的范围。根据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欧盟普及特惠税制度(GSP)修订案,我国受惠产品范围由11大类商品缩减至5大类,受惠产品种类仅占欧盟普惠制给惠产品种类的6.82%。况且从2015年1月1日起,中国输欧产品将全部不再享受普惠制的最惠国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取消中国出口产品普惠制的同时,继续对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秘鲁、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一些产品实施普惠制待遇,如从2014年1月1日起,包括鞋帽类在内的越南多种商品就被欧盟赋予了这种普惠关税优惠。
欧盟取消普惠制的首要影响,首当其冲是产品在给惠国市场难以立足,价格优势减弱,丧失竞争优势。自1978年欧盟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以来,我国食品农产品主要依赖关税减免带来的价格优势抢占欧盟市场。其次是影响制造业领域跨过投资集团的转移投资。享受普惠制是部分跨国集团投资的考虑前提之一,取消后,新的海外投资和现有企业追加投资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投资转移可能性增加。
拥有3.8亿人口的欧盟,是中国纺织品、食品、摩托车等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也是台州企业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此次普惠制取消,将极大影响外贸出口。对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广大外贸企业:一是关注和了解不断涌现的区域性优惠协定,用足用活自贸区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好这把“金钥匙”,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寻求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截至目前,中国已与亚太、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加坡、新西兰、秘鲁、中国台湾、哥斯达黎加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区域性优惠协定。二是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实施“走出去”策略。欧盟和其他给惠国的普惠制方案都将受惠国分为两类,一类是发展中国家,另一类是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从欧盟普惠制看,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将长期给予更为优惠的政策。因此,有条件的企业可考虑将“毕业”或即将“毕业”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有计划地向那些仍享受普惠制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在符合有关原产地规则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欧盟的普惠制。如台州苏泊尔炊具就在越南等国家建立基地。三是加大技术研发,开发高科技产品和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善产品出口结构,向中高端方向调整,拓展利润空间。在产品的转型、升级换代和形成规模上下功夫,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连检测是专业、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已有超过十年的检测认证经验,已为上万家企业办过CE认证并顺利出口到欧盟国家。CB认证、CE认证、FCC认证、IEC报告、CCC认证、ETL认证,RoHS认证、中国RoHS、REACH认证、锂电池UN38.3认证、TELEC认证、NCC认证、BSMI认证、LFGB认证、ERP认证、加州CP65认证、EN71认证、GS认证、FDA认证、ASTM F963认证、CPSIA认证、SRRC认证等相关产品检测认证,欢迎来电咨询! 网址:www.tonglianlab.com